第(3/3)页 早已等候在外的赵虎,大步流星地走了进来,对着孙望躬身行礼。 “传我将令。” 孙望的声音恢复了冰冷,“即刻起,于将军府下设‘农司’,总管三县农桑、水利、屯田诸事。”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依旧跪伏在地的崔琰身上。 “命崔琰为农司丞,暂代司正之职,凡农事,可自行决断,事后报备即可!” 农司丞!暂代司正! 崔琰猛地抬头,眼中满是难以置信。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任用,而是真正的放权!是托付! 他想到了那些在泥地里哀嚎、在绝望中麻木的同族,想到了自己这几日所受的苦楚与迷茫。而此刻,所有的苦难,都化作了值得。 一股热流直冲眼眶,崔琰的视线瞬间模糊。他再次叩首,这一次,额头与地面碰撞的声音,沉重而响亮。 “臣,崔琰,定不辱命!” …… 当崔琰浑浑噩噩,却又亢奋不已地被校尉带下去后,书房内恢复了安静。 一道身影从屏风后走出,正是孙望的师爷,李智。 “主公,为了一块未曾雕琢的璞玉,便设一司,是否有些操之过急?” 李智抚着胡须,缓缓说道。 孙望走到窗边,看着外面深沉的夜色,淡淡道:“乱世用人,不拘一格。我看中的,不是他崔氏的出身,而是他肯弯下腰,去看这片土地的难处。” 他转过身,看向李智:“先生以为,剩下的那些崔氏子弟如何?” 李智的脸上露出一丝毫不掩饰的鄙夷:“一群被酒色掏空了身子,被家世喂饱了傲慢的废物罢了。除了引经据典,高谈阔论,一无是处。那百十号人里,也就这一个崔琰,尚可一用。” “是啊,一群废物。” 孙望发出一声意味不明的感叹,“可就是这样一群废物,在外面,却能凭借家世,轻而易举地当上县令、郡守,掌管一方民生。” 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冷冽的寒光。 “视百姓如草芥,视农桑为鄙事。如此朝廷,义军四起,又有什么好奇怪的?” 李智沉默不语,他知道,这正是自家主公起兵的根源。 孙望没有在这个话题上继续,他走回沙盘前,目光从已经掌控的三县,移向了更广阔的区域。 “先生,九山郡其余各县,如今是何光景?”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