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李昭每段时间都会追问进度,甚至会给个研究方向。 火药的研究并不仅仅局限于地雷,还朝着手雷方向发展。 不过,这个东西要想研究出来估计还有些难度。 但如果能研究成功,那对行军打仗的队伍来说是大杀器。 “诸葛连弩这边,现在已经改进到了十五连发,但很难突破到二十连发!”戴云主动汇报。 当然,十五连发的现在都是机密。 流露出来的或者是让别人知道的都是十连发。 在二十连发没有开发出来之前,十五连发是不会暴露的。 这是所有人的想法。 “那就先集中所有的精力,将十连发的诸葛连弩尽量的批量生产!”李昭下了决断:“但是,二十连发的研究也不要停!” “是!” “我需要更多的诸葛连弩,给我的海外舰队配备,优先安排他们!” “是!” “军阵演习棋盘做出来了吗?” “还差最后一点,可能两个月左右的时间才能行!” “那就快点,我希望在今年年底的时候,这些能用的武器都能先用上!”李昭有些催促的意思。 “好!” 如果新式武器做出来了,不配合,不练习,不使用,那么上了战场,将士们还得适应,可太难了。 说不定会出意外。 李昭又问了火铳的研究,这个倒是让他有些意外。 因为也就在这两个月可能会研究出来。 其实,其余的零件还有设备早就已经到位了。 唯一的问题,就是内壁不够光滑。 这个技术到今年才取得突破,否则,火铳早就问世了。 李昭几乎是将交州研究院内所有的东西都问了一遍,各个研究部门忙得是脚不沾地。 就连红薯推广人员也都是年底才能回来,可想而知时间有多紧迫。 不过,在了解完了所有的东西后,李昭心里莫名安心了很多。 同年七月。 学院已经放假了,按理来说,很多人这个时候都应该回去的。 但绝大多数的学员压根就不想回去,因为他们不想面对家里的父母,更不想拿着考试成绩回去,于是,干脆就写了信去浪了。 还有的就干脆待在学院也不回家,都在搞自己的研究。 每个学院都有自己的研究项目和学习项目,进度快慢不一。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