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被赤裸裸的被曝光出来,董时允算是彻底身败名裂了,甚至他背后的江左董家也得跟着蒙羞,猛地醒悟过来,董时允那张狂消失的一干二净,脸上满是苍白与虚汗,他是惊恐的摆着手摇着头,对着身旁看着他的士子嘶叫分辨着。 “不要听他们胡说!我没写那句话,本公子没写!真的没写!” 可他越是叫嚷,周遭的士子越是议论纷纷,那眼神越是令他恐惧,让他难以忍受,头发都散了开,他像是个疯子那样,猛地揪住了最近那个人的衣领子,他是凄厉的嘶吼着。 “我真没写!” 回应他的,则是厌恶的猛地推开,那模样,就犹如身上沾着什么脏东西那样。 渐渐的,人群散去,榜上有名的高高兴兴的去吏部报名去了,名落孙山的则是摇头叹气的散去回家,一些食古不化的老古董抱怨着世风日下,有些抱负的年轻人则是老老实实拿起了算筹,既然自己改变不了天下大势,那么就只能让自己适应天下大势了! 整个正阳门广场,就剩下了董时允与他两个小书童傻傻楞楞的还待在那里。 引以为傲的光环被鄙夷的一无是处,所创造的规则被无情打破,如董时允这样的世家公子就像是个废物那样,一无所用。这位娟狂的公子哥,似乎成为了一个时代士大夫缩影的开始。 ………… 失败者不值得关注,天下的目光还是瞩目在那些成功者身上。 在当时的社会,工商行脚牙以及师爷,状师这些职业都是受到人鄙夷的,尤其是师爷墨吏,在士人印象中,就是一群无才,还搬弄是非,收受贿赂,身处江湖草莽结交匪人的一群彻头彻尾小人,一般只要当上吏,基本上就没啥仕途希望了,这辈子能做个九品芝麻官已经是祖坟冒青烟。 可他刘伯涛,以科举第二名,天之骄子的身份出头了!榜眼出仕,按照之前大明官场的潜规则,至少也是七品清流重权职位出身,科道给事中御史为起点,带着大红花绕京夸功之后,满是欣喜与不可置信,刘伯涛是跟着两个天之骄子幸运儿一并又被领进了宫中。 皇权所带来的压力就算是那些士子狂人都不能免俗,更不要说他们这些看人眼色的师爷了,被两个军士领进殿,看着空空荡荡的司礼监里,一张桌子角显露在眼帘,刘伯涛旋即就不敢抬头看了,低着脑袋提着袍子走了进去,他是第一个扑腾一下重重叩拜在地上的。 “草民刘伯涛/学生李国用,拜见摄政王!” “都起来吧!本王没那么多规矩,你们才是今天的明星,来人,赐座!” 大明科举舞弊,每一科到了最后,不管三甲的状元还是两榜进士都是内定好的,说来惭愧,到了毛珏这儿,这科举其实还是不公平。 董时允其实说的一点儿没错! 就像这状元柳城吴俊才,他出身山西大族,大晋商曹三喜的外甥,明清五大商帮,晋商与徽商唱了主角,虽然这个时空毛珏的出现,辽商已经把晋商打的头破血流,龇牙咧嘴了,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在两淮盐场以及两淮商道,他们还是很有势力的。 如今毛珏要修纵横两道铁路,横铁路必然通过山西,而且现在火车跑路需要的是啥?煤啊!后世山西特产就是煤老板!录取这吴俊才,是毛珏预备向晋商接洽,合作的基础。 不过话说回来晋商子弟在那些死读书的旧明士子中,待人处事接洽水平还是很高的,给他个状元虽然是卖了人情,可也不算是太舞弊。 至于这李国用就差点了。他是京师勋贵出身,的确,在京师保卫战以及明末一系列战争中,这些军士贵族打的实在是辣眼睛,可不代表这些老世家都是棒槌,大明封爵之难,能混上爵位的都是在边关真刀真枪干砍着脑袋干上来的,有着两把刷子。 现在毛珏要组建京师军团,放着这些家族没落造成社会治安问题,还不如把他们吸收到军中来,这李过用才答卷其实也没啥出众,放在后世公务员考试也就是个中游偏下水平的,给他这个探花,也是毛珏向京师勋贵抛出来的橄榄枝。 这三人落座,毛珏是第一个笑着向吴俊才点了点头。 “去年冬在沈阳,你舅父还曾和本王提过,他有个外甥乃是人间才俊,今日一见,果然一表人才啊哈哈!也真不枉他这一番吹嘘!” 和摄政王这么熟络可是相当有面子的事儿,不愧是晋商子弟,这吴俊才立马也是投桃报李,重重的一抱拳。 “学生才疏学浅,全赖摄政王提拔才有今天,学生日后定当唯摄政王马首是瞻,舅父最近也是连夜启程,亲自奔赴京师,答谢摄政王!” 晋商算是挺识相,文孟驱逐了李自成部队,这些家伙是短时间之内帮他稳住了山西局势,筹措军粮,如今文孟自延安入关中,横扫陕甘,也不乏晋商子弟在背后出谋划策,马前马后如今曹三喜几个还要来京师拜见自己,算是给自己捧人气来了,毛珏亦是情不自禁的点点头,看来这煤老板,还真得养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