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只是因为雷公来了!-《三国之我不是蚁贼》


    第(2/3)页

    这下整个大乾上下再也没有说辽东开发的不是了,而是对徐伟钦佩不已,说他高瞻远瞩,在知道大汉要闹旱灾的情况下,开发辽东,保证了大乾的粮食安全。

    要知道没有辽东开发,整个大乾这两年会少5000万石以上的粮食,这几乎是500万人一年口粮,要是没有这些粮食,大乾绝对没有这样轻松的度过这次的旱灾

    正是有了辽东开发的丰收,今年河北的秋收,在保留了所有部众一年的口粮情况下,还结余了6000万石粮食,这让整个大乾结余的粮食,足够满足整个部众半年最低消耗,这对徐伟来说已经是最好的消息了,储备粮食终于开始缓慢增长了!

    而在黄河以南,秋收却不尽人意,曹操学习大乾的政策,挖水渠,用鸟粪肥地,想办法制造渔船捕捞海鱼,勉强保住了7成的粮食,但因为他要一一个半州养十几万大军,虽然保住七成口粮,但只能保证他不用自费来养活自己手中的兵户了。

    要不是有河北之地对比,曹操绝对要开怀大笑了,在这样大灾之年,他曹操只凭借着一个半州的地盘,养活了十几万大军,整个大汉有几人有他曹操这样的本事。

    而中原的袁绍就是最惨的,他没有沿海的地盘,自然弄不到鸟粪石来增加粮食的产量,更加也买不起鸟粪石,加上这次旱灾严重的地方就是关中和兖州,都是他的地盘,要不是豫州没有遭受太大的旱灾,今年袁绍要吃土,但即便有豫州拉高粮食的平均产量,袁绍的地盘也只能勉强保住了5成的口粮!

    好在袁绍底蕴强,只靠这五成粮食,勉强养活了三州的百姓和二十万大军,当然这要感谢徐州门阀的支援!要不然袁绍即便能保住三州的百姓,也保不住他手中的大军!

    大汉的诸侯当中就属刘备运气最好,虽然遭受的损失水灾,但粮食的损失却不是很大,更不要说刘备攻占了益州,刘焉几年的积累都到刘备手中了。

    蜀中本就是天府之国,刘焉到来之后的几年,天灾人祸都没有发生,还不需要交税赋给朝廷,于是蜀中官仓粮食堆积如山,足够刘备入蜀大军吃上三年!可以说刘备这一仗赚翻了!

    从长江顺流而下运输了几千船的粮食到荆州,用来赈济受灾的百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