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否则当初,就不会出钱为自己的好大儿宋江,在运城县内府衙当中,觅得一个押司的差事了。 话说这押司一职,也仅仅只是一名小吏而已。 跟那所谓的朝廷命官,相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儿。 人家朝廷命官,可是大宋朝堂直接任命的,而宋江担任的那个押司呢,仅仅只是朝廷命官,为了更高效的展开工作,进而从社会上,招收的辅助型办事员而已。 若说那朝廷命官,相当于后世的公务员身份。 那么宋江的这个小吏,也就相当于临时工了。 虽然平日里看起来,朝廷命官与小吏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 但是二者,却有着一条极其难以逾越的鸿沟。 简单来说,若在正常的情况下,仅仅只依靠在县衙当中的个人努力,那么那些小吏,即便拼搏努力一辈子,都不可能从小吏的身份,进阶成朝廷命官。 这或许也就是宋江这个小吏,积极结交各方好友,努力打通各界关系,最为现实的一个内在驱动力了。 因为宋江就是一个,极其向往主流权利的人。 而何又为主流权利呢,无非就是进入到大宋官员体系当中,进而做一个,可以享受封妻荫子待遇的朝廷命官罢了。 而宋江这个人呢,一者没什么太过强力的人脉,所以托关系的这条路,似乎就走不通了。 其二,通过自己的勤奋好学,进而走科举的道路当官呢? 似乎,也不太可能。 虽然江湖上对他的故有评论,一般是精通刀笔吏道纯熟。 但是在真正的学问方面,似乎还与大宋时期的主流学者们,差上了许多许多。 除了上面那两条,较为大众化一些的升迁道路之外,留给宋江的,似乎就只有一条了。 那就是,若要官,杀人放火受招安。 而今时今日的宋江,便是这最后一条路的完美实践者。 他经过了一年有余的折腾,终于让朝廷方面,留意到了他们清风山的存在。 并且还通过他的算计,一步一步把那个晁盖,从清风山上挤兑走了。 目前这种情况,对于早就想当官的宋江来说,无疑就是朝阳大道,一路坦途了。 仅仅只等朝中圣旨搬下来的那一刻,宋江便可以衣锦还乡,受乡民拥戴了。 可就算宋江的那些小心思,再怎么耍弄。 心机,再怎么施展。 肚子里的鬼主意,再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