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我打我自己?-《大宋:重生武大郎,逆袭成王》


    第(3/3)页

    “其实在这朝堂之上,能够率兵打仗的将领,还是非常多的。”

    “例如:咱们大宋朝的肱骨之臣,种师道、种师中两个兄弟,也都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带兵人选。”

    “所以微臣在这里,还请官家酌情考虑之。”

    别看武植的这番言论,听起来似乎有点合理性。

    但是仔细一想的话,完全就是扯淡。

    对于这些,不仅蔡京那些当朝老臣知晓。

    就连平日里,对这些杂七杂八之事甚无兴趣的种师道、种师中两兄弟,也觉得武植刚刚提及那些,甚为滑稽。

    因为这出兵剿贼之事,乃是维护朝廷尊严的大事儿。

    而对那位皇后尽心竭力服侍之事,跟前面一事相比,不说是无足轻重吧,也可以说是毫无可比性。

    若这类事情放到普通人家,或许也就这么想了。

    但一旦放到朝廷之上,皇宫之中,可就大不一样了。

    这就好比三国时期的袁绍,在听取了许攸的建议之后,就打算按照他的计划,大举攻伐曹操。

    可却在最为关键的时候,因为他家的孺子生病了,就将这个计划,硬生生地拖延了下去。

    而袁绍周围的那些谋臣呢?

    除了几个特别正直的,不怕死的,敢于进谏之外。

    其余那些谋臣武将,又怎敢说出半个不字来?

    而这种事情放在目前来看,也是类似的道理。

    试问满朝的文武们,又有谁敢说皇后娘娘的事不重要?

    谁敢说?

    若要因此而得罪了赵佶,进而惨遭罢官的话,那才是真的蠢呢。

    至于武植后面所说的那些话,虽然看似跟带兵出征一点关系都没有,但坐在龙椅之上的赵佶,却不难听明白其背后所引申的含义。

    那就是,最近龙虎堂的生意不错,而且还赚了不少钱。

    如果赵佶需要的话,那么用不了多久,武植就能将那笔钱,放到赵佶的内库当中,随他取用。

    至于赵佶是拿着这笔钱,建造新的园林呢,还是修缮旧的园林,亦或者供奉几个道家仙君,那武植就不知道了。

    这会儿的赵佶,仅仅只是沉吟了一会儿之后,便缓缓的点了点头。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