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英明圣主-《大宋:重生武大郎,逆袭成王》


    第(2/3)页

    因为在他看来,两国不结盟的话,除了武植所提及的那些好处之外,一些隐形的好处,对赵佶的诱惑性也非常大。

    那就是,一旦两国不结盟,那么大宋朝,也就不必向大辽国用兵了。

    这样一来,出兵的费用,是不是就省下了?

    并且,还不会存在士兵阵亡的情况。

    不存在士兵阵亡的情况,也就不存在发抚恤金的情况。

    这样一来,朝廷又能省下一大笔钱。

    这对于极其推崇享乐主义,极其嗜好建造宫殿的赵佶来说。

    如果能省下那么一大笔钱的话,那他的生活,又该多地的美好呀。

    当赵佶想到这里的时候,他对于这件事,也就没什么好犹豫的了。

    当即便想开口,赞同武植以及宿元景的这个建议。

    可就在这时候,那金国的三个使臣,以及蔡京等人便联合发声了。

    那大金国,原本就人均尚武。

    所以对于那种力能扛鼎,在万军丛中取上将首级的勇士,也极为推崇。

    同时,对于那种小富即安、没什么勇气、整日里就会投机取巧、善于钻营、耍阴谋诡计的人,也是相当地不屑。

    这时候一看,那个大宋皇帝,做起决定来犹犹豫豫的那个样子。

    心中,顿时就不爽了。

    一时之间,完颜宗弼、完颜宗望二人,便在朝堂之上,一而再再而三的大放厥词。

    言语之中,尽是对大宋朝廷瞻前顾后的鄙视。

    而那个心眼最多的完颜宗翰,既没有参与其中,同时也在冷静观察着大宋官员,以及那个赵佶的表情。

    见他们这时候,虽然脸现不悦之色,但终究没什么发火的迹象。

    于是,也就放任了他那两个兄弟的作为。

    宿元景等人这会儿,虽然也被金国使臣那些极其鄙视的言论,气的咬牙切齿。

    可他们这会儿,也没有什么实际行动。

    虽然他们,没有在战场之上见过金国骑兵,但也通过一些从边境之上退下来的老兵口中,得知了金国骑兵的战力情况。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