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章邯一愣,旋即沉沉的问:“何人发来的箭书?” “属下不知,乃哨兵巡逻的时候发现的。” “何时发现的?” “就在刚才!” “呈过来我看看!” “诺。” 传令司马应诺一声,立刻拿出带有绢布的箭矢,递给章邯。 章邯打量了一眼箭矢,心头微动,片刻,取下绢布,展开一看。 只见绢布上写着八个大字:引蛇出洞,诱杀项伯。 ...... 魏国旧都,大梁。 各路诸侯纷纷聚拢在大梁城内,几十万兵马也各自安营扎寨,准备迎接章邯大军。 秦军的强大,六国诸侯都深有体会,虽然章邯用的是刑徒军,但优良的军备,让那些刑徒军跟真正的秦军没什么两样。 特别是最近崛起的秦国大将章邯,俨然一副名将之资。 而面对此等人物,六国在死守与对攻中,产生了分歧。 有人建议出城决一死战,这样一来,只要剿灭了章邯的秦军主力,大军便可以壮大声势,并一路挺进咸阳。 也有人建议据守大梁,在这里跟章邯大军消耗,等反秦势力越来越多,章邯陷入内外夹击,必定死路一条。 然而,听到众人争论不休,时任六国盟军统帅的项伯站了出来:“好了,诸位听我一言!” 嗡—— 话音刚落,众人纷纷禁声。 项伯顶替了项梁,一手建立了楚国政权,在其余诸国心中,威望不逊当年的项梁, 此时,眼见项伯站出来,众人纷纷朝他望去。 却听项伯道:“如今我们联军数十万,每日消耗的粮草,不计其数,相比起章邯大军,我们的消耗更多!” “再者而言,城外的秦军远没有我们多,如果让天下英豪知道我们占据优势,却据城死守,那天下英豪如何看待我们?” “没错!我建议出城一战,不管结果如何,一定要打出义军的气势!” 项伯的话还没说完,项羽立刻站出来,愤慨道:“不就是一个章邯吗?怕他作甚,早年他阻我刺杀嬴政,今日必取他性命!” “羽儿退下——” 项伯瞪了项羽一眼,后者不满的皱了皱眉,然后扭头看向范增,范增微微颔首,他也只好老实退下。 而其余六国,再次将目光落在项伯身上。 项伯沉吟了一下,又道;“项羽虽然有失礼数,但话里的意思,跟老夫如出一辙,老夫也赞同出城迎敌!” 听到这话,六国互相对视,片刻,齐声呐喊:“好,一切全凭项将军指挥!” 反正打头阵的不是他们,他们只需跟在后面呐喊助威便是。 就如此,众人簇拥着项伯登上大梁城头,开始观看秦军战阵。 联军虽多,但人心不齐,项伯自然不是傻子,他之所以答应出战,其实是因为楚国需要壮大声势。 之前的战争都是小打小闹,而决定楚国盟主国地位的,自然是一场罕见的大战。 经过几天观察,项伯早已看出了章邯大军的破绽,首先是军备不齐,有的装备精良,有的却粗糙破烂。 其次,很多刑徒军瘦弱不堪,显然是营养不良。 综上所述,项伯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章邯大军的粮草出了问题。 古语有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要想打胜仗,肯定需要充足的粮草,一旦粮草出问题,轻则军心涣散,重则全军覆没。 所以,当项伯发现章邯大军的粮草出了问题,才与范增商议,主动出击。 “诸位,本次出城迎战,老夫亲自指挥,还请诸位为老夫压阵!” 项伯环顾众人,朗声高喝。 众人纷纷附和:“武信君但请放心,吾等誓死追随——”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