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然而,他又害怕自己根基不稳,不能威服天下,所以招来李斯商议。 此时的李斯,已经不是彼时的李斯了。 三公九卿之中,唯他一人独大,可以说一人之上,万人之下。 有时候,甚至连胡亥都不得不看他的脸色行事。 “丞相,朕初登帝位,天下黔首尚未归心,先帝东巡,以示我大秦强势,朕若不东巡,实则有示弱之嫌。” 胡亥一脸诚恳的看着李斯,轻声道:“朕的意思,东巡还是要进行,不过得改变原有路线,不知丞相以为如何?” 李斯心中有些好笑,嘴上取淡淡道:“陛下有此雄心,乃大秦之福,老臣求之不得!” 不用想,他也能明白胡亥的另一层意思。 巡守天下,意味着亲自治理天下,而亲政则代表李斯手中的权力,即将归还皇帝。 李斯纵使身为领政丞相,也不敢公然阻止皇帝亲政。 更何况,当初密谋篡位的时候,三人并没有明确约定,李斯摄政多久,于是就造成了现在这种局面,李斯把大部分事情处理妥当了,胡亥便开始夺权了。 一时间,李斯头皮发麻,不由背脊骨发凉。 他很明白对方的心思,但又无可奈何,若胡亥在朝会上让李斯交权,李斯无从反驳,毕竟李斯遵循的是法制,法制的根本是依法行事。 而依照国家法度,皇帝亲政,避不可免。 现在的问题是,胡亥只是随便说说,还是故意试探。 若随便说说,他完全可以不当回事。 可若是故意试探,那李斯只能博一个‘还政皇帝’的美名。 就实论事,直到现在,李斯还没发现赵高的野心。 李斯虽然讨厌赵高,但从没将赵高放在眼里,至于权倾朝野的心思,他根本不相信赵高会有。 胡亥是一位年轻的皇帝,想要亲政,这无可厚非。 当初嬴政登位,也同样想亲政,但他不是吕不韦,不会攥着手中的权力,所以,他心里甚至希望胡亥亲政。 因为皇帝一旦亲政,就代表这个国家即将步入正轨,而这也是李斯最希望看到的。 毕竟胡亥的皇位与他有很大关系,他比任何人都希望国家稳定。 然而,他的希望,最终因为迂腐的牺牲,将这个国家推向了深渊。 若李斯阻止胡亥亲政,或许大秦的命运,不会如历史那般荒唐。 等李斯走后,胡亥兴致勃勃的招来赵高。 “敢问郎中令,皇帝亲政,是否事事顺心?”胡亥直接了当的询问赵高。 赵高一脸茫然的躬身:“老臣....老臣不明白陛下的意思。” “若皇帝亲政能事事顺心,那胡亥必须亲政,若皇帝亲政不能顺我心意,胡亥宁愿不做皇帝!” 胡亥第一次显现出果决的神色。 赵高心头大动,小心翼翼地询问:“敢问陛下,意欲何为?” “人生在世,犹如白驹过隙。” 胡亥说着,站起身来,背负双手,学着始皇帝的样子,朝赵高侃侃而谈:“胡亥虽然已经君临天下,但日子过得十分艰苦,每日晨起而坐,日落而息,长此以往,岂不是重蹈先帝旧辙?” “先帝勤于政事,最终积劳成疾,胡亥若步先帝后尘,怕也会英年早逝!” 说到这,胡亥凝望着赵高,郑重其事的道:“胡亥英年早逝,岂不是自毁大秦社稷?郎中令且说说,胡亥此言可有不妥?” 赵高心中冷笑,嘴上却说:““陛下所言,并无不妥!” “既然没有不妥,那胡亥活得越久,大秦社稷就越安稳,是不是这个道理?” “是这个道理,但又不是!” 赵高强忍住笑意,同时露出一脸愁苦。 胡亥眉头微蹙,有些不悦的道;“郎中令这话什么意思?” “老臣的意思是,以后可以,现在还不行!” “嗯?” “陛下图的是圣君之道,昏君不可为也!” 赵高先恭维了胡亥一句,然后满脸谦恭的道:“但陛下只顾享乐久活,朝堂不会让陛下如愿,还是稍稍克制一段时日,再徐徐图之!” “我都做皇帝半年了,马上就要亲政了,还要克制?”胡亥更加不悦了。 “皇帝虽然至高无上,但还不能为所欲为!” 赵高忧心忡忡的道:“眼下的局面,还有很多问题没解决,一个是陛下的兄弟姐妹,他们对陛下登位,皆有疑心,另一个是朝堂重臣,皆为先帝功勋,陛下初登大位,他们恐怕还不能心悦诚服!” 说着,脸色变得极为凝重:“一旦陛下只顾享乐,大意使然,岂不是祸从天降?” “这,这这....” 胡亥闻言,顿时吓得说不出话来。 赵高连忙上前安慰:“陛下别怕,只需静待些时日,等李相还政于陛下,陛下便可尽力施为!” “如何施为?”胡亥迷茫的看着赵高。 赵高想了想,旋即环顾左右,小声提醒:“蒙恬虽然已经下狱,但还没有死,蒙氏根基犹在,不得不防!” “杀了蒙恬,朕就可以安享天下?” “陛下愿听老臣直言吗?” “都什么时候了,老师还在故弄玄虚,有什么话直接说便是!”胡亥第一次对赵高发火。 赵高毫不在意的道:“老臣一心为陛下,只待陛下明察,若陛下听老臣之言,老臣有三策,可保证陛下穷极人生之乐也!” “哦?”胡亥眼睛大亮:“敢问老师哪三策?!”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