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另一边。 赵昆带着韩信和姜潮来到了千口村,红薯地。 此时村民们正在收获红薯。 看着村民们脸上洋溢的笑容,赵昆三人也是眉开眼笑。 不用想也知道,今年的红薯收成应该很不错。 “公子,一亩地的红薯产量出来了,大概有八十石!” 里长伯荪见到赵昆三人,兴高采烈地跑了过来。 “八十石?” 听到这个数字,韩信的身体不由颤了一下。 一亩地竟然产量八十石....... 这比姜潮说的七十石,还多了十石! 如此高产的粮食,简直堪称神物。 有了这种粮食,根本不愁吃不饱饭。 现在大秦各地灾情频发,公子昆有此神物,倘若时机成熟,不难作出一番事业。 想到这,韩信目光灼灼的看着赵昆:“公子,红薯有大用!” “我知道有大用,所以才带你来看!” 赵昆头也不回的说了一句,然后望向里长伯荪:“土豆的毒脱完了吗?” “脱完了,正准备试种!” 伯荪恭敬答道:“因为红薯的收成不错,村民们都很期待土豆的产量,所以生产队的任务已经发下去了,谁种的土豆产量高,村委会就发金豆子!” “不错。” 赵昆点头表示认可的说:“我就喜欢这种有奖种植。” “托公子的福,才能让千口村焕然一新。” 伯荪躬身一礼:“下吏代千口村村民感谢您。” 赵昆笑着摆了摆手:“虽然我不否认有我的功劳,但也离不开你们的努力。” 伯荪笑了笑,然后又道;“公子今日要在千口村用餐吗?我这就去安排!” ”用餐就不必了。” 赵昆瞥了眼姜潮二人,摇头道:“我今天来,主要是看红薯产量的,等会还要回去!” “那.....公子有何吩咐,尽管招呼下吏。” “好的,你去忙吧!” “诺。” 伯荪再次施了一礼,然后招呼村民搬运红薯。 赵昆则带着姜潮和韩信,朝水泥厂走去。 在这路程中,韩信请教了很多问题,赵昆都一一给他解答,包括一些造反计划,也间接的告诉了他。 使得他悬在胸口的石头,终于落了下去。 “公子,听说频阳的县尉之职还空缺,不知我能否坐那个位置?” “你想做频阳县尉?” 赵昆皱了皱眉,有些疑惑。 “这个位置对公子很重要。” 韩信沉吟了一下,道:“频阳属于内史管辖,所以频阳的政务,不是由频阳县令说了算,而频阳县尉则不属于内史管; 这样我就可以利用职务之便,布置防御工事。” “频阳县城不是有防御工事吗?你为何还要布置防御工事?” 韩信摇头:“我出城的时候观察过,现在的防御工事根本没什么用,若由我来攻城,半天就能攻破这座城!” “半天攻破频阳县城?” 就算频阳县城比不上咸阳都城,但好歹也是王翦的封地,这县城的防御工事,肯定也是王翦布置的。 而这家伙居然说半天就能攻破。 开什么玩笑! 真当自己是韩信啊! 想到这,赵昆翻了个白眼,有些不悦的道:“以后做事,要脚踏实地,别整天吹牛逼!” “吹牛逼?” 韩信挠了挠头,有些不解。 赵昆也懒得解释,于是说:“频阳县尉,我本打算让老吴坐的,既然你想坐,就让你坐吧!” 听到这话,韩信顿时有些尴尬,说话都开始结巴了:“这......我......我不知道老吴......” 他从没想过跟吴诚争,毕竟他是吴诚带回来的。 但赵昆却不以为然的道:“有想法就说出来,总比憋在心里强,吴诚那边我有了新安排,你也不用内疚,把自己想做的事,做好就行!” “多谢公子。” “都说了,自己人不用客气。” 赵昆笑着摆了摆手,紧接着又望向姜潮;“鱼快上钩了,你按计划行事,不用管我。” “那些人该如何处理?” “都杀了吧!”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