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苏胡哈哈大笑起来:“好!怕了就好。你若是不怕的话,恐怕现在苏某就不得不取你性命了。” 于奇正一阵心惊肉跳,他丝毫不怀疑苏胡的话。想到自己刚才在鬼门关走了一圈,又是一阵后怕。 “你知道我为什么这么做吗?”苏胡喝了一碗酒问道。 “为……为我出头?”于奇正不敢隐瞒,弱弱地答道。 “也算吧。不过不仅如此。”苏胡开始解释起来。 他今日之所作所为,其中是有很多话柄的。 几乎可以肯定的是,近期圣上会收到许多弹劾他的奏章。 因为他这么做,肯定是得罪了赵谦之那一帮政府官员。 即便赵谦之本人不在意,那个系统的人也不能忍受这种事情的发生。 一直以来,文官与武官,地方与军方之间,都是一种很微妙的关系。 乱世时,武将更受器重;太平时,文官就压着武将了。 自古以来,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两者之间的关系未能处理好。 武将打天下,文官治天下。 若是用武将治天下,用打仗那种简单粗暴的方法,显然是不行的。 即便遇到能治理好的武将,到时候他手里既有能打仗的兵,又有能提供军粮银钱的民,国家就危险了。 那么用文官治天下,就万事无忧了吗?也不是。 天下太平久了,人们没有战乱时的性命之忧,生活的重点就转到“钱”这个东西上了。 文官也是人,也会贪财。 由此贪腐之事就会慢慢滋生。天下这么富,我贪点又怎么了?反正也危害不到社稷。 这种现象蔓延的结果,就像堤防的蚁穴一样,逐步蛀空帝国原本健康的身体。 如果在遇到天灾,和这些人祸加在一起,就会对帝国造成致命的伤害。 听到这里,于奇正不免对苏胡肃然起敬。 原本一直以为,这就是个头脑简单的武夫,想不到他看问题竟然如此透彻。 看到于奇正的表情,苏胡微微一笑:“你以为这些话是我说的吗?” 于奇正没回答,但他的眼神已经明显的在反问:“难道不是?” 苏胡双手朝上一拱:“这些话,是我离京之时,圣上亲口对我讲的。” 于奇正心中顿时恍然大悟。 按照他所知的知识,当今圣上的历史地位,那可是相当尊崇。 可以说,只要提到有史以来的明君,他的名字都必定排在最前面。 从苏胡的这番话,可知这位圣上还真不是浪得虚名。 苏胡突然没来由地问了另外一句话:“你可知道十年前,圣上就和一个人讨论过,如何能让荆州城固若金汤?”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