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四章 徐阶的头痛-《脸谱下的大明》


    第(2/3)页

    孙鑨的确没有猜错,所谓的妖邪随伺君侧指的就是钱渊?    但撒播流言的的确不是徐阶?    而是严世蕃。

    虽然没有通过气,但徐渭隐隐猜得到?    这应该是自己和严世蕃交易的一部分。

    而徐阶如今的确没这个心思,不说这等流言对严党屁用都没有?    他老人家如今头疼的紧。

    自嘉靖三十五年徐海二度入侵东南?    沿海多有府洲遭倭患,不少致仕官员为护乡梓,招募乡勇抗击倭寇。

    嘉靖三十六年上虞大捷,徐海身死?    汪直来降?    倭寇北上南下,侵入福建、江北,当地官军不能制,乡勇在短时间内成为抗击倭寇的主力军。

    而在这其中,有两个名字冉冉生辉。

    一个是嘉靖三十五年上书请辞的国子监祭酒沈坤?    他在淮安变卖家产,招募乡勇两千人?    日夜巡逻,多有战功。

    嘉靖三十六年十一月?    三千倭寇犯吴淞被董邦政击溃,千余倭寇流窜至淮安?    城西?    沈坤率两千乡勇对战?    死死缠住对方,等到胡宗宪亲自率军来援,几近全歼残寇。

    另一个是嘉靖三十五年罢官归乡的礼部尚书李默,倭寇入闽烧杀抢掠,攻入建宁府,福建都指挥使、建宁知府弃城而逃,李默挺身而出,招募乡勇,散尽家财,力拒倭寇。

    就在昨日,闭关潜修的嘉靖帝出关后,突然下旨褒奖李默、沈坤,并赐墨宝,今日已有官员试探举荐沈坤复起,内阁将奏折送上去,嘉靖帝留中不发。

    徐阶不在乎沈坤,但很在乎李默。

    他不得不考虑到最坏的结果,如果李默起复,怎么办?

    类似的事在嘉靖一朝曾经发生过很多次,即使是李默本人也发生过不止一次,早在嘉靖二十九年李默就是吏部尚书,结果被严嵩一本劾倒,罢官归乡,但短短两年后被嘉靖帝起复重任天官。

    严嵩实在老的不能看了,哪一天嗝屁了……陛下会不会让李默起复,重任天官甚至直接提拔入阁来制衡我?

    这个念头在徐阶脑海中不停打转。

    论资历,论官位,论势力,李默比徐阶差的并不多。

    夕阳已经落下,书房里只点了一盏油灯,徐阶的脸庞在昏暗的光线中若隐若现,长久的沉默后忍不住长吁短叹。

    徐阶忍不住在心里埋怨,当年不能杀聂豹,这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应该的,但为何不杀了李默……这个埋怨,是针对严世蕃的。

    同样在狱中,你能杀了杨继盛,为何不能杀了李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