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二章 终于来了-《脸谱下的大明》


    第(2/3)页

    “没毒!”徐碧溪认认真真的说:“尝过,味儿大了点,但入嘴味道不错。”

    “辛苦了?    辛苦了!”钱渊连连拱手。

    其实这是钱渊、毛海峰、徐碧溪孤陋寡闻而已?    明朝中期榴莲已经传入内地,而且名称就是榴莲,甚至《本草纲目》中都有记载,药用,味甘温?    无毒,主治暴痢。

    回头看了眼吃的痛快淋漓?    甚至都眼角含泪的小七,钱渊打了个寒颤?    带着徐碧溪和毛海峰找了个地方坐下喝茶。

    “说吧,今儿又来作甚?”

    也是熟人了?    钱渊翘起二郎腿?    斜眼瞥着毛海峰?    “不是被你义父打发去倭国了嘛,怎么又回来了?”

    三个月前汪直被捕,毛海峰火急火燎的就要抄家伙,汪直回来之后狠狠骂了顿,把这厮撵去倭国了。

    徐碧溪笑道:“这次他可是立了大功,义父才松了口……这段日子他在倭国天天念着钱家的酒楼呢。”

    “立了大功?”钱渊脚尖翘了翘,“说来听听,如果是乱七八糟的事……你以后就甭想进酒楼一步!”

    “地瓜啊!”毛海峰嘿嘿一笑,“终于弄到手了!”

    “什么!”钱渊喜出望外,“在哪儿呢?!”

    “就在外面马车上。”毛海峰得意道:“还带了好些藤枝,甚至还抢回了两个会种植的农户……几十年前流亡到海外的。”

    “去看看。”钱渊还有点不放心,上次弄来的红薯是土豆,这次不会又弄错了吧?

    箱子里堆着一个个此前从未在中国内地出现的玩意,红通通的,有点长,还有点细……这真的是红薯?

    钱渊前世经常逛菜市场,也买过红薯……面前这玩意也太袖珍了吧!

    不过也有可能,后世的农作物和这个时代的老祖宗差别挺大的,比如这个时代的韭菜……比后世的韭菜至少要短一半,就算长到老的不能吃也长不上去。

    边上一个短打装扮的老人在毛海峰的示意下走近,恭敬的说:“老爷,番人是前年才移植吕宋岛,当地人称为朱薯。”

    朱薯?

    红薯还曾经有这个别名?

    钱渊一头雾水,不过“朱”本为“赤”。

    想了想,钱渊捡了几个径直去了厨房,让仆役生火,洗干净切块,上蒸锅蒸了一刻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