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七章 路遇-《脸谱下的大明》


    第(2/3)页

    将山民、俘虏带回营地,村落里的百姓已经烧好饭,杀了不多的几只鸡,甚至还杀了头猪。

    “放心,给银子的!”张三瞥了眼彭峰,“少爷的吩咐谁敢不听,不然说不定回头就有人捅到少爷那了,就算是我也得挨板子。”

    梁生啃着鸡腿,支支吾吾的说:“别操心了,军中其他人不敢说,张哥和杨哥两哨肯定不敢违背少爷之命的,早点吃完歇息,明日启程回山阴。”

    钱渊这一招一式都是从历史中的岳家军以及后来那支伟大的军队中学来的,不拿百姓一针一线什么的……不得不说,这种方式给这个时代的军人、百姓都能带来很强的影响力。

    最直接的证明就是,护卫队以及杨文、张三麾下士卒都有着极强的荣誉感,同时百姓对他们态度和对其他官军的态度有着极大的差别。

    但这种方式对后勤的压力也挺大的,正常情况下,明朝官军作战的粮饷要么是卫所,要么是当地官府。

    而卫所已然败落,而官府对粮饷的供给往往是不及时的,所以官军掠夺百姓会成为常态。

    也正是这个原因,钱渊麾下的特立独行之举才会引发百姓的称颂甚至士林的赞誉,山阴会稽已经有好几位士子写诗赞誉。

    就拿这个村落来说,第二天一早启程的时候,有四五个精于箭法的猎户愿投军。

    “少爷那边正好身边缺人。”张三这次没抢人,心心念着钱渊,虽然鸟铳是杀倭利器,但在速度上远远比不上箭手,好的箭手眨眼间就能连射三箭,这是鸟铳比不上的。

    也正是这个原因,张三、杨文都赞成精于弓箭的王义留在钱渊身边以策万全。

    一大早,吃了干粮,众人押送着俘虏启程,刚开始还没什么异样,但时间一长……倭寇们有点撑不住了,真不愧是扫帚星钱渊麾下,光是这脚力就够了!

    再过了会儿,那几个惯常走山路的猎户都有点吃力了,而护卫、士卒们依旧脚步快捷,上坡下山一点都看不出异样。

    “歇息一刻钟。”张三下令,回头笑道:“你们几个,到底是想投军还是想入护卫队?”

    看几个猎户有些不解,张三解释道:“想投军还好说,入护卫队还要练练……”

    “好了,又在装神弄鬼。”梁生噗嗤笑道:“不就是绑腿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