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回老家了?” “应该是回老家吧。我见他的时候,他说要回老家,好像是逃债。” “能详细说说这件事的经过吗?” “就是我刚说的那些啊。我知道的也就这些。” “张先生,麻烦您了。” “咳!你们,要不你们进来吧。地方小啊,你们随便坐。” “谢谢。” …… “现在能说一下这事情的详细经过吗?” “包括你和赵小伟的关系。” “这个要说起来……我其实和赵小伟是同乡,也来这边打工,但之前是在工地做的,开卡车的。小伟哥这边收废品,但这边的一个回收站不是东西,价格越压越低,才一年,就没什么赚头了。然后吧,我俩一合计,就是小伟哥收了东西,我开车给运到远一些的一家回收站。本来都好好的,运了两三次了,他这边的东西就少了。我就跟他说吧,东西不多就不要叫我来了,不然卖的钱不够一趟运费。我们老板让我们运那种建筑垃圾,都是一车车超载地拉,不然不行啊,赚不到钱。我还让他可以多收一点,从其他收废品的那里也能收一些嘛。他就是……他就是那几天看着心思不放在这上面,我跟他说什么,他都没听进去。然后有一天,他突然跟我讲不做了,要回老家了。我看他那样子,应该是欠债了。” “这件事您似乎没和这边的居委会说过。” “这有什么好说的啊?人家又不管我们这种人。小伟哥跑掉了,他们也就是嫌麻烦。我和他们没什么好说的啦!” “赵先生回乡之后,有和您联系过吗?” “没有,没联系过了。打电话也贵着呢,长途啊。” “您二位之前是怎么联系的?” “打电话啊。他电话打到我原来的宿舍那里。那边有个座机。他这边不是借电话,就是用那边的公用电话。” “电话亭吗?” “应该是吧。他跑的时候东西都没收拾,有两张电话卡。” “他家的电话您有吗?” “没呢。我们那小地方,就只有公用电话。” “能抄给我们吗?” “你们……你们不是小伟哥的债主吗?” “不是,我们是有其他事情想要联系他。” “哦,那行。” …… 2002年1月18日,调查到电话公司在常德南路区域内安装有三台公共电话亭,均为立柱式公共电话,无公共电话亭。 2002年1月18日,联系赵小伟。电话录音200201181004.mp3。 “您好。” “喂,啊,你,您好。你谁啊?” “我们是报社记者,有些事情想要联系您这里的一位赵小伟先生。” “啊……小伟,赵家那老小子啊!” “应该就是他。方便请他来接电话吗?” “他死了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