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探戈效应-《重生之日本投资家》


    第(2/3)页

    自2oo1年12月2o日德拉鲁阿总统宣布辞职至2oo2年1月1日正义党参议员杜阿尔德就任新总统,短短12天内五易总统,表明政治危机也相当严重。

    大规模的骚乱和激烈的政局动荡迫使政府放弃了比索盯住美元的货币局汇率制度,国内外投资者对阿根廷的信心急剧下降。阿根廷不仅遇到了债务危机,而且还陷入了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

    在此之前,阿根廷经济已陷入萧条,政府财政赤字和债务情况显着恶化。政府不得不通过国内银行还资助赤字,政府债务占银行资产的比率迅猛攀升,这显着增加了银行系统的信用风险。

    2oo1年12月23日,阿根廷政府宣布暂时停止偿付所有公债的利息和本金,12月24日宣布将于2oo2年1月行本国第三种货币阿根廷元。

    阿根廷比索大幅贬值,最高时达75%,阿根廷通货膨胀迅上扬,比索贬值后累积通胀率最高达8o%,大批企业倒闭,失业率大幅上涨至25%,2oo2年经济下滑1o.9%。

    2oo4年底,经过艰苦谈判,最终与国际金融机构达成协议,公布了以仅相当于欠债25-35%的面值行新债来偿还旧债的债务重组方案。2oo5年3月3日,债务重组取得成功,长达三年多的倒债危机宣告结束。

    阿根廷已跻身于“跨掉的国家”之列,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内,阿根廷从一个世界经济大国演变为世界上最大的倒账国。

    阿根廷人的前消费意识也是很强烈的,因此其储蓄率难以提高。以1998年为例,阿根廷的储蓄率为17.    4%,不仅低于拉美的平均水平(19%),而且还低于巴西(18.    6%),墨西哥(22.4%)和智利(25.    2),更是低于韩国(33.    8%)。

    事实上,阿根廷的人均gdp不及韩国的人均gdp。1998年,阿根廷是8o3o美元和韩国是86oo美元。

    同年,阿根廷的私人的人均消费为7818美元,而韩国仅为6695美元。由于国内储蓄率低,阿根廷只得靠外部资金来扩大再生产。无怪乎8o年代初阿根廷爆债务危机后,时隔不到2o年,它再度遇到债务危机。

    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较高的储蓄率既是经济增长快的动力,也是经济增长快的结果。

    当经济展加快时,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快提高,并在不减少消费的情况下增加储蓄。

    而储蓄的增加进而扩大了投资,加快了经济的展,最终使储蓄和增长最终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