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六章 人文-《永不下车》


    第(3/3)页

    除此之外,出于种种顾虑、考虑,上千万贫民中应该也有一些人文领域的人才,没有主动申报。

    那么还要设法将他们发掘出来。

    一想到要应付这么多事,本身已日理万机,方然就难免烦躁。

    但,现在不应付的话,随着时间的推移,文明的印迹终将渐行渐远,损失却是无法估量。

    权衡之后,方然先拟定命令,面向治下的一千余万贫民发布征集书,“出于保护、延续文明的需要,以优厚条件,征集文化、艺术、历史、社会等各领域的专门人才,以及一切相关资料”。

    另一方面,对若干定居点提交的,所谓“民众代表与阿达民见面商谈”的要求,则干脆利索的拒绝,并以《定居点行为规范》作为回应。

    商谈,不论形式、议题如何,终归都是没有必要。

    正如农场主不会与一群羊坐下来,探讨农场的管理,阿达民也无须在乎治下民众的感受。

    恰恰相反,作为nep大区的管理员,自己倒有必要为定居点里的民众,制定规范,代替曾经的联邦法条、道德等一切准则,以维持其运转。

    这种事,在全面核战爆发前,或者仅仅是一年以前,方然都没思考过。

    但,不同于艰深晦涩的自然科学领域,人文社会领域,尤其是直接涉及社会运行、管理层面的法律、道德与体制,理解起来真的很容易。

    不论曾经的御用专家、学者们如何摇唇鼓舌,凭借简单问题复杂化的本事,要将这水搅浑。

    在方然眼里,一切文字游戏,也根本就是徒劳。


    第(3/3)页